扬州11例确诊病例去过同个检测点?
记者通过梳理通报的病例活动轨迹发现,有11个确诊病例,与确诊病例38是密接,且去了同一个核酸检测点——湾头镇联合村核酸检测点,即确诊病例5确诊病例6确诊病例15确诊病例160、确诊病例16确诊病例16确诊病例24确诊病例26确诊病例26确诊病例26确诊病例268。
扬州市广陵湾镇金融结算中心工作人员王强诊断出一例新的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已给23人造成严重后果。在这起传染病事件中,广陵区和汉江区的许多领导干部因防疫工作不力而被追究责任。广陵区万头镇莲河村核酸检测点设置不规范,现场组织混乱,导致检测点多人密切接触感染。
抗原检测为阴性。12月12日(第2天):上午:抗原仍为阴性,正常上班后出现脸热、体温升高(32℃)。中午:取外卖时畏寒、寒颤,午餐后体温升至32℃,请假回家。下午1:30:到家后体温达31℃,抗原弱阳性。服用布洛芬后卧床,伴随腰腿酸痛、头晕、畏寒。
在第四轮核酸检测时,扬州主城区共设立414个核酸检测点,第五轮是484个,第六轮是690个,第七轮是766个。而最近两次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共设置采样点772个,其中1000人以下采样点259个。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家门口”进行核酸采样,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风险。
月12日:与2名同事(其中1人从郑州上车)去广州,进行设备检测,工作地点:广州市医疗器械质量检验所,住宿地点:广州市天河区凯顺酒店,房间号8408。12月24日:3人从广州乘火车到郑州,车次Z14,座位5车15床下铺,17:05发车,25日8:48到郑州,一名同事下车后留在郑州。
11月16日扬州新增6例无症状感染者(扬州16例感染原因)
月16日0-24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6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32例。其中外省来苏返苏人员91例;处于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等管控状态的有118例。
根据省卫健委11月12日发布,2022年11月11日0-24时,我市新增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1例,集中隔离点发现。有关情况通报如下:无症状感染者:外省返扬,集中隔离点发现,11月9日抵达扬州后转运至隔离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1月11日核酸检测阳性,当日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根据省卫健委11月6日发布,2022年11月5日0-24时,我市新增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1例,为集中隔离点发现。有关情况通报如下:无症状感染者:外省来扬人员,集中隔离点发现,11月5日核酸检测阳性,当日诊断为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上述病例已闭环转运至扬州市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医学管理,目前情况平稳。
一个老太太的自私自利,祸害扬州一座城,现毛老太已被刑拘!
1、毛老太因违反疫情防控规定被刑拘,其行为导致扬州疫情扩散 毛老太因擅自离开南京并隐瞒病情,导致扬州疫情迅速扩散,现已被刑拘。她的自私自利行为不仅给个人带来了严重后果,也给整个扬州城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擅自离开封控区域:毛老太在明知南京疫情严重的情况下,仍然擅自离开封控区域,前往扬州。
2、月29日,毛老太被扬州公安局通报,毛某宁的行为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于7月29日决定对毛某宁采取刑事拘留措施!谁对社会肆意任为,法律就会叫他负责任!一个人感染了一座城的毛老太,已经被警方刑事拘留。那么,接下来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该考虑对毛老太判刑了。
3、南京毛老太私自借了别人的绿码逃往扬州寻找亲戚,导致扬州一大批人被感染,扬州沦陷了,这就是典型的一个人害了一座城。
4、毛老太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然而,她的恶劣态度和造成的影响,法律人士普遍认为应顶格判处,可能面临七年有期徒刑。
大庆疾控提示江苏扬州确诊病例相同轨迹及时报备
确诊病例15:女,22岁,现住开发区金鑫花苑。8月2日-3日白天在邗江南路399号上班。8月4日-8日居家。8月9日下午至亿嘉仁生鲜超市。8月10日-12日居家。8月13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同日被诊断为确诊病例,普通型。确诊病例16:男,53岁,现住邗江区武塘社区289号。8月2日-5日居家。
江苏扬州邗江区通报1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相同轨迹及时报备7月27日晚,一名南京来扬州人员在扬州友好医院就诊时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经初步流调,该人7月21日上午9时从南京市江宁区大学城乘坐大巴至扬州西部客运枢纽,11时左右到站后乘坐游1路公交车至念泗新村小区。7月27日15时左右至友好医院就诊。
大庆市疾控中心发布风险提示江苏省扬州市新增1处中风险地区非必要勿去此地自8月17日起,对江苏省扬州市部分区域疫情风险等级进行调整: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调整为中风险地区。扬州市邗江区双桥街道文扬社区紫金文昌小区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如与确诊病例轨迹信息有交集,要主动向居住地所在社区及辖区疾控中心报备,主动报告14天内活动轨迹及接触史,并配合落实相关管控措施。请市民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若前往,要提前向所在单位、社区报备,同时做好个人防护。